杭州国朗科技有限公司欢迎您 英文站

1

杭州国朗科技有限公司Hangzhou GOLONG Technology Co., Ltd.

免费试用

合作热线400-015-9916

内页

热门关键词: 公交SAAS软件服务 公交车载POS机 公交智能投币箱 公交配套辅助设备

您的位置: 首页 > 国朗资讯

公共出行日:公交的当前与未来!

作者: 编辑: 来源: 发布日期: 2020-12-14 21:31:55
信息摘要:
12月12日是“公共出行日”,这是一个专门为呼吁提高公共出行质量,促进城市绿色发展而设立的节日。目前,我国的交通现状不容乐观。近日,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等发布了《2020第三季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


12月12日是公共出行日,这是一个专门为呼吁提高公共出行质量,促进城市绿色发展而设立的节日。

双1212公共出行日


目前,我国的交通现状不容乐观。近日,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等发布了《2020第三季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报告显示,当前我国的城市交通状况:交通大数据监测的360个城市中,有7.48%的城市出行高峰处于拥堵状态,有58.17%的城市出行高峰处于缓行,其余34.35%的城市通勤高峰交通处于畅通状态。这其中,以珠三角区域拥堵程度最高。

倡导公共出行,对于缓解交通压力有着重要的意义。从载客量、速度、能耗对比来看,地铁载客最多、能耗最低且速度最快。公交和地铁的承载系数分别为34人和143人,分别是出租车承载系数的30倍和120倍。出租车每人公里能耗最高为82克标煤,是地铁的41倍,公交车的6倍左右。在速度方面,地铁约为80公里/小时,速度最快。

因此,国家一直大力倡导公共出行。此前,交通部与国家发改委就曾联合下发了《绿色出行创建行动方案》,其中要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超大、特大城市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不低于50%,大城市不低于40%,中小城市不低于30%。公交专用道及优先车道设置明显提升。

那么,目前我国公共出行现状和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何呢?

| 当前现状

总体来说,中国公共出行呈现上升趋势。

截止2020年之前,全国公共交通运营里程134.2万公里。其中公共汽电车运营线路总长度133.6万公里,运营线路65730条,拥有公交专用车道14951.7公里。轨道交通运营线路190条,轨道交通运营里程6172.2公里。拥有城市客运轮渡运营航线88条,拥有运营航线总长度397.9公里。

2020年前三个季度,我国拥有公共汽电车运营车辆42.05万辆、45.82万标台,比上年底分别增长2.1%3.2%。拥有轨道交通运营车辆8285辆、21165标台,分别增长51.2%55.8%

这其中,公共出行现状上有三个方面的显著特点:BRT发展迅速、公交交通智能化、新能源车辆占比上升

| BRT发展迅速

作为一种介于快速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之间的新型公共客运系统,快速公交系统(BRT)的投资及运营成本比轨道交通低,但运营效果接近于轨道交通。因此,这是一种十分有利于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我国BRT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2013年只有4484辆,截至2019年,我国城市BRT车辆数量增加到了9502辆,同比增长4.3%,占城市公共汽电车的比重从2013年的0.88%提升至1.37%

640 (1)

2019年受制于国内城市客运量的下滑,公共汽电车完成客运量691.76亿人,下降0.8%。但是2019BRT在客运量却实现了巨幅增长,完成客运量17.47亿人,比2018年增长10.1%2020年以来,全国各地都在大力进行BRT建设。福州市在2020年建成80-100公里的BRT线路网络;温州市2020年的公交蓝图中,一共建设了11BRT线路,将覆盖全部主城区;长沙市2020年改造了3BRT线路,并且全部用于通车;北京市广渠路2020年新增四条BRT线路。

| 公共交通智能化

智能化是公共出行的另一大现状特征。据报道,截止到202011月,交通运输部共公布两批共37个公共交通智能化应用示范试点城市。根据各城市交通运输厅公布信息,上海、长沙、合肥、天津、西安、呼和浩特、南京、南昌、株洲、宁波等城市的部分示范建设项目已经完成相关评审验收工作,符合交通运输部《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应用示范工程建设指南》的要求,而其他城市正在进一步建设当中。根据《全球智慧城市支出指南》报告,2018年中国智慧城市技术相关投资规模为200.53亿美元,到2019年达到228.79亿美元,同比增长14.09%。其中重点投资领域依次为智能电网、固定智能视频监控以及智慧公交系统。

智慧公交的本质需求就是让公交本身更为便捷,从调度管理系统、车载终端系统、信息发布系统等各个方面提高营运效率。20203月,中常委会议上提出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这些新基建项目的发展,将为公交优先政策的实施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

| 新能源车辆占比上升

2018年,交通部明确提出,到2020年交通运输行业要实现交通运输污染防治攻坚战任务圆满完成的既定目标。为此,交通部大力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这其中,要求到2020年底,重点区域的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建成区公交车将全部更换为新能源汽车。

虽然因为2020年初的疫情等因素的影响,进展有所延缓,但是国内有多个城市以及逐步实现或即将实现这一目标。北京市今年有2800多辆新能源公交车投入使用,计划到年底在二环及副中心内线路公交车新能源率将实现100%。天津市近期购置了700辆新能源公交车,同时加快2019年购置的1800辆新能源公交车投入运行,年底前建成区公交车将全部替换为新能源公交车。截止今年11月末,延吉市已经更换了62辆公交车,计划购买125辆,预计到2021年将全面更换完成,实现100%的更换目标。


| 问题

虽然我国公共出行一直在积极发展,并且极大地解决了人民群众的出行困难。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公共出行上还是存在着很多方面的问题:

640

| 公交车数量依然不足

2020年之前,我国公交车保有量为69.4万辆,人均拥有量为万分之五,也就是2000人拥有一辆。相对与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特别是交通发达的国家,我国城市拥有公共汽车的数量较少,并且公交车辆的拥有率低。所谓的拥有率是指某个城市中平均拥有一辆公交车的人数。在国外,一般不到1000人就拥有一辆。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公交车辆拥有率低势必造成我国公交车辆的超负荷运行。据统计,我国的公交车,平均每年运送乘客600000人次,上海可达每年900000人,而国外相比之下不足400000人。在运行高峰期,国內的公交车上乘客密度为12人平方米,而国外只有3 /平方米。

| 公共交通规划不足

公共交通的顺畅与通达离不开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的扶持。但在这个方面,很多城市的先天不足及实施上的乏力问题日益暴露。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应包括公交优先,统筹城市道路布局,城市对外交通与市內交通的衔接。统筹城市与周边卫星城、邻近城市郊区村镇,以及附近区域中心城市的交通。统筹城市內部机动车道、自行车道、人行道与公交车、轨道交通、出租车等运输工具之间的协调和谐。但是我国城市发展过快等问题导致很多方面的规划不足,影响到公共交通的规划,造成了先天缺陷

| 电动公交车性能不稳定

受空调使用情况、季节变化、行驶工况等因素影响,纯电动公交车实际性能会产生较大幅度波动。其中,根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实测分析,冬季(特别是温度低于零下15℃时)使用空调对电动车能耗影响最大,实际续驶里程在极寒天气工况下的降幅可达52%。个别城市也反映,纯电动公交车工况标称续驶里程为150公里,冬天开空调情况下的续驶里程甚至会低至50公里。另外,受严寒气候干扰,电池充电速率也会大幅延长。根据宇通客车测试,极寒天气时的车辆冷却后充电时间是正常温度充电时间的5倍。

公共出行未来

| 未来

日前,财政部下发《关于提前下达2021年节能减排补助资金预算(第一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2021年共安排新能源汽车补贴375.8亿元,相比2020年下达节能减排补助资金预算总计的112.5766亿元,2021年度补贴预算的增幅高达234%。这其中,2021年新能源公交车运营补助156.89亿元,占比41.74%。从此次补贴金额的分配来看,今后将加大在公共领域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和应用工作。这将极有力地推动我国公共出行的发展。

以此看来,虽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我国公共出行未来的发展潜力无限。同时,这也需要我们更多的人参与进来,积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在基础建设为大家提供便利的同时,把它们有效的利用起来




推荐资讯
国朗助力杭州公交打造「公交+文旅」智慧出行新标杆,赋能城市全域旅游升级

国朗助力杭州公交打造「公交+文旅」智慧出行新标杆,赋能城市全域旅游升级

杭州国朗科技与杭州公交集团深度合作,以「智慧公交旅游小程序」为纽带,串联西湖、灵隐等14大文化地标,实现“交通+文旅”数字化融合,全新上线微信、支付宝小程序,乘车游玩一码畅通,乘客不用再为了购票时队伍太长而苦恼,乘车时扫码即可购买景区门票大大提升市民游客的游览体验!
2025-04-30 10:12:37
张革初:中小城市公交的破局之路——模式创新

张革初:中小城市公交的破局之路——模式创新

根据交通运输部公开统计数据,全国三四线城市常规公交日均客运量较五年前下降约23%,这个数字背后并非出行需求的萎缩,而是市民对精准化、个性化服务的迫切期待。中小城市公交的转型升级,本质上是一场精准把握市民出行需求基础上的公交模式创新。
2025-04-28 15:18:04
公交转型新机遇——网约公交:破解行业困境的智能解决方案

公交转型新机遇——网约公交:破解行业困境的智能解决方案

近年来,公共交通行业面临多重挑战:私家车普及、网约车竞争、地铁线路扩张等因素导致公交客流量持续下滑;传统固定线路与班次难以满足市民碎片化、个性化的出行需求;高峰时段运力过剩与平峰时段空载的矛盾加剧,运营成本居高不下。面对乘客需求变化与技术革新浪潮,公交公司亟需探索新业态——网约公交,以智能化、柔性化服务实现降本增效与用户价值双赢。
2025-04-25 09:17:39

咨询热线

400-0159-916